桃、西瓜一块吃能吃死?
小龙虾孩子吃了……
皮肤黑的不用涂防晒?
“如火如荼”的谣言,伴随着炎炎夏日
这是真的吗?
别着急,小编子整理了一份
一起安稳过夏!
三伏天的温度已经很残忍了
如果剥夺了“吃”的乐趣
简直就不能活了
关于“吃”的谣言
你能忍,小编子坚决不能忍!
三伏天炎热,有各种水果填充失落!
水蜜桃、大西瓜、葡萄、荔枝
当然是水果篇!
夏季谣言之水果篇
1草莓农残超标可致癌?
真相:谣言!
正常情况下,种植草莓是用不到乙草胺的。而且,乙草胺也不算不上剧毒,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国家毒物学研究项目中,均未将乙草胺列入可疑的致癌物清单中。
2西瓜用了保险膜细菌增加10倍?
真相:谣言!
网传保鲜膜会让西瓜温度变高,利于细菌生长。事实是,保鲜膜很薄,这样的温度差别,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管包不包保鲜膜,西瓜表面的含水量都远远高于细菌生长的需要。
3无籽西瓜有激素?
真相:谣言!
无籽西瓜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品种,它很安全,完全可以放心吃。它的出现只是为了拯救无数吃西瓜懒得吐西瓜籽的人。比如……我。
4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有剧毒?
真相:谣言!
桃子与西瓜它们含有的营养成分都不特殊,除了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此外还含有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常见成分,谣言中所传的“一起吃产生剧毒”的反应基础根本不存在,“吃了马上丧命”更是无稽之谈。
5杨梅生虫不能吃
真相:谣言!
从杨梅中钻出的白色的小虫子,其实为果蝇幼虫。除了杨梅,樱桃、草莓、西瓜等水果中都发现过这种虫子。吃的时候只需要用淘米水或者盐水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就行了。
6儿童吃催熟的香蕉会早熟
真相:谣言!
香蕉等水果中添加的乙烯虽然能催熟,但并不会导致儿童早熟。水果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也会产生乙烯,非大量食用是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
7荔枝泡药水引发手足口病
真相:谣言!
泡药水其实是用柠檬酸、食盐、冰水等让荔枝保色保鲜。在食品安全标准内,可以食用。
8无籽葡萄用避孕药培育
真相:谣言!
现在市场上的无籽葡萄,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应用遗传育种技术,让葡萄种子停止发育;一类是人为为果实提供植物激素,这类激素既可抑制种子发育,又促进果实生长发育。这种植物激素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
9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食用有致癌风险
真相:谣言!
我们吃的圣女果是将小个头樱桃番茄的优良性状通过常规杂交重新组合在一起的品种,并非是转基因食品,也不存在致癌风险。
10食用打蜡的水果致癌
真相:谣言!
水果打蜡是指在水果表皮打上食用蜡,不仅可以保鲜,还能防止微生物对果实进行侵害。如果是食用蜡对健康无明显影响,但如果是工业蜡则对身体有害,因此大家在选购水果时还需多加注意。
小伙伴们在这个夏季
大口大口享受水果吧!
很多水果没有谣言那么可怕!
夏天小龙虾、冷饮、啤酒什么哒
完全欲罢不能啊
来看看关于这些食物的谣言吧
夏季谣言之小龙虾
1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
真相:谣言!
有传闻说,小龙虾是二战期间,日军生化部队为处理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而变成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不过,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来的。
2日本不吃小龙虾?外国人都不吃吗?
真相:谣言!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3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
真相:谣言!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是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养殖的。在养殖环境中,要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
4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真相:谣言!
没那么夸张!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有些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夏季谣言之啤酒冷饮篇
1“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真相:谣言!
就啤酒本身而言,其能量并不高,其一是因为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二是啤酒是谷物原料发酵而成,谷物在发酵过程中是放热的,因此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说,啤酒中的内容物的能量低于制成他的谷物原料。
2啤酒嘌呤高导致痛风?
真相:谣言!
医学上根据嘌呤含量可将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低嘌呤食物,第二类为中等嘌呤食物,第三类为高嘌呤食物。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应属于低嘌呤的食物。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
3冰水危害孕妇健康
真相:谣言!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喝冷水会对女性的身体有什么普遍性的伤害。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女性可能会因为进食大量冷饮导致胃的痉挛性疼痛。经期进食冷饮并不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更不会因此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4汽水含有磷酸还会生成碳酸,会造成骨质酥松
真相:谣言!
碳酸是不稳定的,在水中溶解度不高,开瓶以及喝下去的时候都会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经过消化道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即便进入血液也会从肺部变成二氧化碳排出。一般情况下,对于健康的成年人,适量饮用汽水不会直接导致健康问题或引起骨质疏松。
5吃饭时喝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真相:谣言!
研究发现,喝水对胃液的浓度,成份或pH值都不会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吃饭时候喝几口水还不至于把胃液“稀释”的完全不能用了。实际上喝水不但不会对消化造成负担,还会促进消化。
讲了这么多吃的喝的谣言
小编子还要补充一条关于“蚊子”的谣言
因为蚊子作为夏天的“标配”
实在是太影响心情了
夏季谣言之防蚊篇
1血甜的人更招蚊子叮
真相:谣言!
事实上,蚊子压根闻不到血的味道。不过,蚊子对热非常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感觉出来。因此,我们呼出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时候,蚊子就被招引过来了。
2喷驱蚊花露水等于喷农药
真相:谣言!
避蚊胺(DEET)确实是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农药,用于驱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涂抹,就是安全的。需要提醒的是,驱蚊液只可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不能直接喷到脸上,不能接触伤口、眼和嘴,耳朵部位也要少用。给儿童使用时,应喷在大人手上,再涂抹到孩子身上。
3蚊子拍死在皮肤上致感染
真相:谣言!
有说法称,被打烂的蚊子尸体残骸可能进入皮肤,引起真菌感染,甚至会导致死亡,一名美国妇女就因此死亡。科学证明,这种真菌只有在免疫力非常非常低的人身上才会致病,对于健康人群,这样的感染几率是很小很小的。
4蚊子偏爱O型血(A型血、B型血或者AB型血)?
真相:谣言!
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
5家里摆一盆驱蚊草可以有效驱蚊?
真相:谣言!
驱蚊草里面的驱蚊物质确实有驱逐昆虫的作用,但是这些物质并不会主动释放到空气中,只有受到物理损伤才会大量挥发,而仅靠叶片主动散发出来的气味驱蚊是远远不够的。
6被蚊子叮咬后可涂抹大蒜汁或植物精华止痒?
真相:谣言!
据被叮咬后感到痒的原理来看,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并停止其对组织的刺激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目前的抗组织胺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大蒜汁也只能让破损皮肤感受到一些辛辣刺激感,转移一下我们对瘙痒的注意。
总结到此结束
谣言止于智者
让我们一起擦亮眼睛
好好享受水蜜桃、西瓜、啤酒
度过清凉一夏吧!
(来源:天津广播)
旅游,就找泰经网-泰汇玩
更多线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gx/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