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筵
斯科特(ScottDannemiller)是一个演说家、作家、咨询顾问,定居在美国田纳西州纳许维尔市,另外他还是一个积极思考生活的人,十年前他和妻子前后辞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做一些他们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和事情。
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孩,四口之家堪称完美。
几年前,斯科特受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对“人类幸福的获取并不依赖物质”研究理论的影响,决定花费一年的时间约束自己和两个小孩,不买多余的消耗品,例如衣服、数码家电、玩具、书籍等,只支付衣食住行最必需的费用,借此思考物质对生活的影响。
从年1月1日开始“不购物”,由于完全亲自动手种蔬菜和调味品并不现实,于是,斯科特对全家人一起参与的这项“不购物”的挑战订了三个明确的规则:
1)只能买生活中会用到的必需品,如食品杂货、水电瓦斯等,其他像衣服、玩具、电器等一律不能;
2)东西坏了首先是要修好它或想办法取代,除非当维修的费用大于购买的价钱时;
3)收到的礼物必须是来自公益、慈善捐赠或者动手制作,或是可以让全家人一起体验享受的。
于是在这“不购物”的日子里,妈妈收到了全家人送出的“用心礼物”,当然了这些礼物都是不违反规则的,甚至礼物的手提袋上的图案都是孩子动手设计的。
因为斯科特出差的关系,全家人可以一起住进高级饭店当作女儿奥黛莉的生日礼物,并且全家人顺便一起看了次大海。儿子杰克生日则是教会的朋友给了曲棍球门票。
斯科特其实并没有告诉两个孩子关于这个“不购物”的约定,他很想要看看孩子们的反应,因为孩子对幸福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但两个小孩并没有察觉生活发生了改变,他们依旧很快乐。
然而,在接受采访时,斯科特表示这个挑战并没有想像中容易。
比如有一次就在他要出差时,行李箱突然坏掉,唯一的选择就是尘封许久的粉紫色手提袋,虽然袋子和他形象不搭,但他仍遵守规则。送给朋友的礼物也要符合“不购物”的规定,一家人常常要绞尽脑汁想创意礼物。
虽然“麻烦”多多,但是在这“不购物”的一年中,作为父母的斯科特和妻子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陪伴孩子,包括带他们去公园,去朋友亲戚家做客。没有了电子产品和玩具,闲暇的时候全家也相约一起去做志愿者,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交流沟通,两个孩子说,“我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变多了!”
后来,斯科特把这一年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了一本书,叫做《theyearwithoutapurchase》。在书中,斯科特写道:我们依靠物质生存下来,却不是完全为了物质而生活,我们获取快乐和幸福的源泉绝对不是依靠买买买,现代人们过度将心思放在购物上,过度地依靠“名牌”和“价格”来标榜幸福,陷入“多就是好”的观念里,却因此失去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前不久斯科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一年让他们改变了生活价值观,家人间的互动也越来越亲密,甚至从那时起到现在还存下了一大笔钱!如今他们在购物时仍会再三思考,买“真正有需要的东西”!
本期更新个关键词:
花→“洋桔梗”、“月季”、“菊花”、“玫瑰”、“百合”、“荷花”、“君子兰”、“郁金香”、“向日葵”、“牡丹”、“栀子花”、“蝴蝶兰”、“白掌”、“芍药”、“满天星”、“风信子”、“康乃馨”、“茉莉花”、“牵牛花”、“马蹄莲”、“兰花”、“绣球花”、“薰衣草”、“睡莲”、“倒挂金钟”、“吊兰”、“梅花”、“红花石蒜”、“红掌”、“腊梅”、“水仙”、“铃兰”、“桂花”、“昙花”、“杜鹃”、“雏菊”、“大丽花”、“紫藤”、“茶花”、”丁香“
草→“小白兔狸藻”、“草”、“绿萝”、“富贵竹”、“文竹”、“滴水观音”、“袖珍椰子”、“铁线蕨”、“驱蚊草”、“金钱树”、“鸿运当头”、“常春藤”、“铜钱草”、“一品红”、“花叶万年青”
肉肉→“多肉”、“芦荟”、“仙人掌”、“碰碰香”、“蟹爪莲”、“长寿花”
菜→“白菜”、“芹菜”、“菠菜”、“韭菜”、“西红柿”、“辣椒”、“黄瓜”、“土豆”、“葫芦”、“茴香”、“竹笋”、”秋葵“
果→“金桔”、“芭蕉”、“杨梅”、“苹果”、“西瓜”、“柠檬”、“火龙果”、“榴莲”、“葡萄”、“菠萝”
药→“金银花”、“薄荷”、“铁皮石斛”、“冬虫夏草”
树→“发财树”、“罗汉松”、“橡皮树”、“鸭掌木”、“龙爪叶”、“紫竹”、“幸福树”、“红豆杉”、“平安树”、“三角梅”、”米兰“
想知道它们的种植方法吗?赶快回复试试吧~
喜欢我,请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gx/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