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驱蚊草 > 驱蚊草花语 > 正文 > 正文

安康端午节浓浓粽子情,淡淡草药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1 12:07:30

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粽香

端午节的主要食物是粽子,粽子主要食材是糯米。中医认为,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解毒疗疮等功效。粽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对于各地粽子的口味不胜枚举,也素有南北咸甜之争。然而,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甜粽子一直居于C位!

温馨提示:粽子美味,不宜多食。对于糖尿病人而言,甜粽、糖粽不适合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大米或五谷粽;胆结石、胆囊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另外,老人、儿童吃粽子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端午药香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树木与土壤的关系。透过端午节热闹的氛围和清新的粽香,不难发现,端午节盛行的诸多风俗都与中医药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佩香袋、洗药浴等中药相关的习俗。

艾草

端午受人青睐的艾草,人们将采来的散发芳香的艾草,插在屋门、窗户上,妇女还插在发髻上,还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一种能“招百福,驱百邪”的神草。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安胎,逐寒湿,理气血。主治吐衄,下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疮疡,疖癣。

菖蒲

自古以来,菖蒲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起初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来看待的。寒冬之际,百草皆枯萎,而菖蒲却能凌寒独立。虽貌不惊人,却四季碧绿如翡翠,清香沁脾。

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

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志。主治热病神昏,惊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

雄黄

说到对雄黄酒的印象,大多数朋友们会联想到《新白娘子传奇》。虽然传说有所夸张,但却从侧面佐证了雄黄驱虫解毒的作用。聪明的中国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时至今日,饮雄黄酒、点雄黄的端午习俗仍在许多地区流行。

辛、苦、温。归肝、胃经。

解毒,杀虫,燥湿,祛风痰。主治痈疽疔疮,疖癣,丹毒,湿疮,痔疮,蛇虫咬伤,喉风喉痹,癫痫,疟疾,积聚痞块,鼻中息肉,咳喘。

挂香囊

在古代,端午节还是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中国民间传统上视五月为毒月,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开始活跃,各种毒气瘴气亦随着暑热而蒸腾发散,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以预防毒邪之害。而佩戴香囊是最受欢迎的驱散毒邪的方式。

端午节的香包有各种配方。医院的三款中药香囊——上工成人防流感香囊、安神助眠香囊、避秽防虫香囊选用道地中药材,除了有中药香气之外,采用粽子造型,有着“吉祥高棕”的美好寓意。还具备预防流感、宁心助睡眠、防蚊虫的作用。

中药香囊源于中医里的“衣冠疗法”。香囊不仅能驱蚊虫,还能辟除汗味,消暑湿,让人全身清爽,行动之间,衣带飘香,又携带便捷。细节上的讲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hy/80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驱蚊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