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织双鸳鸯,
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
长得系肘腋。
---郑旦《子夜歌》
百姓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防疫、辟秽化浊,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耍起来小巧玲珑,香爽周身,一举多得。所以,佩戴香包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而从医学角度来讲,佩戴香囊本身就是中医外治法——衣冠疗法的一种,它的医学作用是可以肯定的。
?何为香囊香囊又叫香包、容臭,是一种由盛载香料的囊包。香囊种类众多,根据不同功效,有防感香囊,驱蚊香包,提神香囊醒,安神助眠香囊等。
香囊具有芳香泄浊、辟秽去邪、清热解毒、抑菌杀虫,“闻香防病、闻气治病”的效果。香料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了避邪驱瘟的作用。
?中药香囊的历史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其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紫(柴)”、“燎”、“香”等字的记载,周朝已有佩戴香囊的习俗。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图的香囊内,填充肉桂、辛夷、高良姜等中药和香料药物,具有辟秽保健的功效。虽然现存文献中少有专门记载中药香囊的配方、功效和用法的专著,但历代医家对于中药香囊用于保健治疗也是颇有研究的。
如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寐的治法。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记载了“右七味末之,以蜜蜡和为丸如弹子大,绛袋盛系臂,男左女右,及悬屋四角,晦望夜半,中庭烧一丸”一法。
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明清香囊发展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绍了用辰砂装囊,戴身及髻中,治疗不寐的经验。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也收载整理了多张香佩法方子,如辟瘟囊、绛囊(内盛七宝如意丹)、抗痨丸佩囊等。至今,民间仍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风俗。
?中药香囊组成中药香囊根据其主治功效的不同,配方繁多。但多采用芳香药物作为主药,取其辛香走窜、芳香化浊之性。如菖蒲、艾叶、辛夷、白芷、香薷、苍术、白术、薄荷、荆芥、藿香、佩兰、木香、香附、丁香、檀香、降香、砂仁、豆蔻、高良姜、山奈、肉豆蔻、干姜、小茴香、肉桂、陈皮、荜茇、花椒、吴茱萸、玫瑰花、八角、冰片、薄荷脑等。同时根据中医药理论配伍一些具有安神定志、化痰止咳、益气活血、解毒杀虫等功效药物,如合欢皮、夜交藤、桔梗、黄芪、党参、硫磺等。
?同仁手作驱蚊香囊采用藿香、薄荷、丁香、香茅、石菖蒲、陈皮、佩兰、艾草等多种道地药材,祝您免除蚊虫困扰、祛除夏季暑湿。
藿香:藿香煎剂、乙醇浸液对多种毛菌、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薄荷:对风疹瘙痒等效果良好。
丁香:丁香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并且还有抑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
香茅:其气味可以驱除蚊子、跳蚤,减少房间中的细菌。
石菖蒲:体外实验表明石菖蒲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可使蛔虫麻痹和死亡。
陈皮: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的作用,用于祛除夏季暑湿效果良好。
佩兰:佩兰对多种杆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
?香囊可提神醒脑中药药物中有很多芳香醒脑开窍功能的,做成香囊,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白天工作学习精神更佳。
?香囊的使用方法成人最常悬挂的部位是胸前,小孩多挂在脖子周围和腰的周围,也可挂于床头枕边,根据需求决定。
注意事项:
香囊虽佩戴方便,效果明显,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哦!!!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随身佩戴香囊,或悬挂于车内、室内;
2、使用有效期为2-4周,药效挥发后需更换药材;
3、对芳香药物过敏患者或者孕妇不宜使用。
4、香囊不可沾水,否则部分药材会产生性变,遇水后请及时进行更换;
5、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慎用;
6、长期使用药物致医源性免疫功能减退者慎用。
同时提醒大家还要多饮水,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发烧、咳嗽、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医院就诊。
文字来源: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题材来源: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hy/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