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驱蚊草 > 驱蚊草批发 > 正文 > 正文

端午节插艾,要1不采,2不挂,3注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16 10:01:18

今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等,它来源于古代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祭龙演变而来,后来楚国大夫屈原以死明志,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于是民间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尤其门眉插艾草,端午节有讲究,要“1不采,2不挂,3注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端午中“端”为“开端”,“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这天午时则为阳气正中,也就是说这一天阳光最毒,所以五月五日又是“毒月毒日”,俗语“端午至,五毒出”,民间为了驱逐瘟疫等,便在这一天饮雄黄酒、挂艾草菖蒲,由于艾草株体散发刺激气味,“五毒”就避而远走,而艾草成熟最佳的时间也就是五月,尤其端午节这一天的艾草柱体挥发性最强,所以当天艾草最珍贵,售卖最贵,那“1不采,2不挂,3注意”,是什么呢?

一、1不采

艾草之所以能够驱逐蚊虫、蛇,是因为艾草本身含有的艾草油,艾草是一种多年生灌木状的植物,柱体有浓烈香气,用手触碰后,气味残留很久,所以艾有驱毒辟邪的作用,特别是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悬挂艾草,以保佑家人吉祥安康,但是株体矮小瘦弱的艾草,其含有的艾草油低,挥发性不强,在辟邪驱毒的作用效果差,所以株体矮小瘦弱的艾草不要采。

二、2不挂

①阳光照射过艾草不挂

端午时值天中,光照最强,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一天采的草药驱邪避毒最为有效,对于艾草来说,挥发性的艾草油最强烈,但是一旦被阳光照射后,艾草油就会挥发出来,所以阳光照射后的艾草不能挂,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

②折断、虫咬的艾草不挂

端午节艾叶长势旺,株体健壮,采割的艾叶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艾草有挥发性最强,对驱蚊避毒作用最好,但是折断、虫咬的艾草由于叶片或株体残破,其挥发的艾草油会减少,这样的艾草挂上去效果差,基本丧失了驱逐蚊虫、毒蛇的能力,所以也不要挂。

三、3注意

①、倒悬挂

艾草必须倒着悬挂,因为艾草是悬挂或插在门楣上的,它的外形就像一把把利剑,古人所有的剑都是倒挂的,笔直剑尖朝上悬挂寓意不吉利,况且艾草根部收割后,根部管道是疏通的,倒挂可以防止艾草油挥发过快,从而延长其驱逐蚊虫时间。

②、系红绳

古人为了讨个好彩头,经常用红色的东西包裹或系在别的东西上,因为红色是大喜色、吉祥色,比如人们腰带上面佩戴的饰品、玉器用的都是红绳,红绳这种貌不起眼的物品,在很多时候起到着很关键的作用,比如挖人参,不系红绳,人参就会跑掉,所以艾草用红绳系上,除了寓意家庭日子红红火火,还有稳稳留住健康的意思。

③、六根为宜

习俗都有其规则,挂艾草是如此,挂多挂少都不好,对于艾草来说,悬挂艾草最好每把六根,因为悬挂的少,挥发性弱,失去了驱逐蚊虫的能力,而太多的艾草又会因为气味太过强烈,对过敏体质的人不利,所以六根为宜,同时寓意六六大顺。

综上,今天是端午节,民间插艾是节日的一种仪式,同时也具有驱逐蚊虫的能力,但是插艾有讲究,要“1不采,2不挂,3注意”,你做到了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pf/1094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驱蚊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