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一早起床,感觉身上热,量了体温,37.2摄氏度,所以并没有放在心里。赶着出门办事,也没有排便。中午11点左右回家体温上升到37.7摄氏度,一种不好的感觉怕是自己也进入了“冬瘟”大军行列。
使用精油罗纹莎叶、黑胡椒、甜罗勒、绿化白千层、山鸡椒加入甜杏仁与圣约翰草浸泡油中,调配成10%,涂抹双脚,热水过足三里泡脚出了点汗。
简单煮了鸡肉米粉,赶着下午场的事宜,14点出门时感觉到头晕头疼,浑身酸痛,口干舌燥,且自己感觉体温越来越高。
但是不咳嗽,没有感冒症状,嗓子里感觉有痰,吐不出,面部红热。
舌微胖,肝区苔少彭隆,胆区有轻微齿痕,心肺瘀滞,脾肾区域苔厚偏黄,有瘀滞倾向,气滞点明显,肺脾水液循环不佳。
02
下午四点多回到家中,已经浑身无力,头痛恶寒,神疲乏力了,喝了热纯露(大马士革玫瑰、马鞭草酮迷迭香、莳萝、甜罗勒),强打精神煲了“三豆饮+紫苏”就昏昏沉沉睡去了。
三豆饮:木气本虚(舌象显示),黄豆黑豆,养木气中平疏泄,兼降胆经养津液。绿豆养木养中,兼清肺热(舌象显示)。此方平淡和养,最宜温病。如发热之后,仍兼恶寒(自觉寒冷)。是感大气之疏泄,又感大气之收敛,而本身卫气闭束不舒,故加紫苏以开卫气之闭束也。
我的“三豆饮”之三豆
《内经》曰:温病虚甚者死,木火之气泄而不复故也。泄而不复,中气之虚。中气不虚,木火虽泄,金气能收,火仍归水。木气得根,必不致死。——关键在肝气
《难经》曰:温病之脉,不知何经之动也,可见其虚也。三豆饮原方系红豆、黑豆、绿豆。红饭豆即点心铺做洗沙之红豆,能除湿气,伤津液,故改用黄豆(口干舌燥)黄豆养中养木养津液兼降胆经,温病疹病要药。——红豆换黄豆,滋阴养肝降胆
面色红者,火浮于外,必虚于内。
三豆亦全在收敛木火,补里气之虚。惟温病里气大虚,故不能用苦寒之法。
凉药下咽,即生变故。精油选择上性味也要温热远大于寒凉,如用凉药以清内热,必虚也。温病表里俱热,故不能用肉桂生姜精油助热。利用三豆饮辅助大马士革玫瑰、马鞭草酮迷迭香、莳萝、甜罗勒纯露共同熬煮,饮用时可伴有蜂蜜滋养肺阴,养肝健脾同时,抗病毒升免疫。
且木气疏泄不及,都因金气不能收敛,也受时下暖冬来带领的病毒影响。辅以紫苏叶、蜂蜜宣肺,帮助肝脾功能恢复。
03
辩证才能治病,不辩证治疗就是耍流氓!
以上所述,大家认为这是感受温热邪气的病毒性感冒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可不是感受温热之邪的流感了,而是温病虚证。
所以不适宜使用清热寒凉的精油,感染了外邪,而是体虚自病,是虚火!当温热之邪偏盛的时候,会引发一些身体本就虚弱的人内在气机出现问题,导致肝气疏泄失常,而引发的虚热之证(忙忙碌碌的12月未有一天休息→体虚不固)。
温病虚症:初起头疼身痛,先恶寒后发热,神智昏沉,精神倦怠。
这种虚热,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误用大量寒凉之法,都有可能迁延不愈。辨证论治特别特别特别滴重要。流感和虚证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千万别辩错证,下错“芳”。
04
针对温病虚症,芳疗芳案思路:①抗病毒升免疫、②疏肝和胃、③敛肺通便。
①抗病毒升免疫→泡脚复方油10%调整:罗纹莎叶15d、沉香醇百里香15d、绿化白千层10d、山鸡椒10d、黑胡椒10d,加入甜杏仁20ml+圣约翰草浸泡油7ml中,每天泡脚一次,热水过小腿足三里,20mins左右,直至复方使用完毕。
②疏肝和胃→三豆饮加紫苏叶辅助大马士革玫瑰、马鞭草酮迷迭香、莳萝、甜罗勒纯露,饮用时伴有蜂蜜。连续三天,豆须煮成即服,不可隔夜。
③敛肺通便→胸腹脊椎按摩油10%:香桃木25d、柠檬香茅25d、豆蔻20d、芳樟15d、红桔15d加入荷荷巴30ml+阿甘油15ml中,每天早中晚涂抹前胸、小腹、脊椎共三次,直至复方使用完毕。
此芳剂疗效如何呢?下周分晓…
我这酸疼无力的身体,昏溃疲乏的精神还是涂油喝汤之后找周公去适合…
近期课程详情
1、正经芳“聊”师特别版
芳香匠人系统课讲什么的?
2、五行,有什么好学的?
芳香匠人全体员工祝您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