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驱蚊草 > 驱蚊草修剪 > 正文 > 正文

俗话说端午门口插艾草,不用郎中家里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16 11:45:30

俗语都有着一定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它是以口头的形式经过代代相传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多数是先人们通过日积月累总结的经验和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并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门口插艾草,不用郎中家里跑”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这句话里的“端午”就是指农历五月初五,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纪年方法是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的,人们通常把五月也称谓“午月”,五月的前几天又分别多以“端”来称呼。“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午”相通,因此,农历的五月初五称“端午”。

之所以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其实和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节气也是分不开的。夏至节气一般在阳历6月21日至22日交节,正常情况也就是农历五月的前段时间。

夏至节气的到来预示着高温天气也会随之而来,虽然高温有益于农作物生长,但同时也是蚊蝇滋生大量繁殖的季节,在很大程度上疫病的流行多来源于蚊蝇带来的细菌所致。

人们意识到了这点后,便有意在夏至节气到来这个时间节点,选个日子举行一些活动来提醒大家防止疫病的发生,这是古人为了人们身体健康着想,也是古人的智慧。

而五月由于天热人们常称谓“毒月”、“初五日”则称是“毒日”,因而五月初五就被选定为趋利避害的时间节点,警示人们该防疫的时间已到来。这就是端午节本来的真正内涵,也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

古人在生活中发现“艾草”可以驱蚊虫,同时也是郎中们所用的中药材之一,在古代,艾草也被认为是一种纯阳的植物,被称为“地之阳”,有着扶正自身的阳气,去湿散寒的功效。

生活在古代的人们虽然熟知医理,但技术落后,思想也保守,认为疫病的发生也是“瘟神”在作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毒日”,又是防疾病的日子,就是斩除“瘟神”的日子,这天门口挂艾草,就可以祛病驱疫,阻止疫病的发生,就不用找医生来看病。因此,也就有了“端午门口插草,不用郎中家里跑”的说法。

“郎中”也就等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医生,时代所至,称呼不同。当然看病的方法也不同。现在的医生都有着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医疗器械,医院坐珍,如果说去家中看病还真是少有的事。可以前却不同,作为一名郎中多出外去家中珍治病人。

现在的人端午节在门口插艾草,多认为是一种习俗,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其实,艾草的确有避蚊虫的作用,门口插艾草的习俗不能说不是古人们的一种智慧。

以前人们由于生活条件差,大门多为木栅栏门,也只有选些艾草分别插在大门两侧。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多数人家都是用红绳把艾草捆起来,分别挂于大门西侧,毕竟把艾草插在门口也不太美观。

更何况,红色又是吉祥的象征,而且代表着红红火火,日子有朝气,所以在挂艾草的时候一定要用红绳扎艾草。至于什么时间取下来,这也没有时间规定,因为本身这就是不约而同的习俗,挂多少天也都无所谓,毕竟艾草这东西也是一种驱虫的药草,多挂几天也没有坏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uwencaoa.com/qwcxj/11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驱蚊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